2020年秋期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3.《古诗词三首,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》第2课时,教案
时间:2020-09-09 05:01:59 来源:早教700网 本文已影响 人
教学 内容 3.古诗词三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第(2)课时 备课 日期 月 日 课型 执教人 教学 目标 1.认识3个生字,正确朗读诗词。
2.了解诗词的作者。
3.学习古诗《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》,理解诗句大意,体会诗人的情感。
教学 重难点 重点:学习古诗《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》,理解诗句大意,体会诗人的情感。
教学资源准备 课件 教 学 过 程 【激趣导入】 一、复入新课 1.回忆上节课学习《宿建德江》的方法,总结学习方法:初读诗句──了解大意──理解诗意──体会诗境──悟其感情(板书:初读诗句──了解大意──理解诗意──体会诗境──悟其感情) 2.用总结的学习方法尝试学习《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》。
【探究新知】 二、介绍作者 苏轼,字子瞻,又字和仲,号东坡居士,世称苏东坡。汉族,祖籍河北栾城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。苏轼的词属于豪放派,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,并称“苏辛”,是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
三、初步感知。
1、自由读古诗,把字读准确,把诗句读通顺。
2、指名读古诗,检查学生读书情况。
(1)学生自由读古诗,教师巡回指导。
(2)学习生字“遮” 3、教师范读古诗。
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[宋]苏轼 黑云/翻墨/未/遮山, 白雨/跳珠/乱/入船。
卷地风来/忽吹散, 望湖楼下/水如天。
四、点拨指导。
1.指名学生朗读,师生共同评价。
2.再读全诗,你觉得哪个词用得好?你能准确地感受全诗的意境吗? 3.学生回答,教师指导,感悟遣词用句的技巧:
(1)诗中把“乌云”比作“翻墨”,即打翻的墨汁,形象逼真。
(2)用“跳珠”形容雨点,有声有色。
(3)一个“未”字,突出了天气变化之快;
一个“跳”字,一个“乱”字,写出了暴雨之大,雨点之急。
“忽”字用得十分轻巧,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,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。
4.提问后,明确:
这首诗的大意是:黑色的云像打翻的墨水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,白色雨点就像珍珠一样乱跳,蹦入船中。忽然一阵卷地而来的大风把云和雨吹散了,望湖楼下的湖面平静得好似蓝天。
5.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? 抒发了诗人热爱自然、热爱生活,时时处处以审美眼光看世界的博大胸襟。
五、背诵古诗。
1、齐读古诗。
2、配乐背诵古诗。
【课堂巩固】 《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》每一-行诗句都是一幅画,说说你看到了怎 样的画面。
示例:1.黑云翻墨未遮山:夏天,天空中变化不定,霎时间乌云滚滚,像泼翻的墨水一样扩散开来,开始时,并未遮遍青山。
2.白雨跳珠乱入船:黑云继续扩展,不多会儿,倾盆大雨就下起来。白色的雨点打在船面上,像一颗颗跳跃的珍珠往船里乱滚。
3.卷地风来忽吹散:忽然,一阵卷地大风吹过,把黑云吹散。
4.望湖楼下水如天:雨过天晴,从望湖楼上向下望去,湖水像晴朗的天空一样清澈明净。
【布置作业】 抄写并背诵《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》。
【板书设计】 教学 反思